力学笃行 终有所成
志愿填报 学生:李同学 性别:女 学校:北京市某中学 高考成绩:文科627分 录取结果:天津大学 人文科学试验班 升学规划顾问:赵岳东老师考生目标
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地985/211也可以考虑。
地域:北京市为主,周边天津河北地区都可以,江浙沪等地。
专业:特别明确的专业意向为财经类,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法学、英语等小语种也可以接受。
沟通过程
这个女孩是一个自主性意识特别强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喜好和专业意向很明确,父母在升学上一直很尊重孩子的意见,一家人也一直以孩子为骄傲,父母平时表现出来的都是对孩子满满的自信和支持。第一次面谈的时候,女孩儿对于财经类专业就明确表示出非常强烈的兴趣,而且对于中央财经大学情有独钟,未来也希望能够在央财就读。有一点自己本身不太清楚的地方,就是经济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的区别以及未来就业方向上的不同。在专业的选择上,我给出的建议是,拓宽专业范围,限制面不能太窄,不然不利于志愿填报的专业,因为每个学校可以选择6个专业,所以我们一般情况下,最好是都要填满的。按照最感兴趣的、可接受的和不能接受的三个维度,从12个学科大类中,找出了文科生能够报考的专业,结合专业解释、专业课程、开设院校、未来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我们筛选出以下在专业:最感兴趣的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可以接受的专业:英语(其他不是很冷门的小语种也可以接受)、汉语言文学、国际关系;不接受的专业:冷门的小语种、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解释完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之后,孩子决定不考虑管理类专业,主要意向还是放在财经类和文学类部分专业。
孩子2次的模拟考试成绩分别为629、628,预估市排名在580-690,地域上初步不考虑出京,以北京院校为主。通过各学科分析,我们做初步预案的时候,把志愿梯度拉开到500-1300名,结合专业筛选出初步的预案,对外经贸大学放在冲的位置,第二位为央财。
高考结束后,出分之前,孩子父亲一直还是很担忧,在目前选择的学校上和专业上要不要再做调整,对于是否能上到满意的专业还是比较担心。第二次过来的时候,我们结合孩子对于高考的初步把握,理性的分析了对应位次的学校和专业,最终把专业确定为财经类、、法学、英语和文学类部分专业。院校选择上父亲和孩子商量后决定拓宽范围,京外较好的985和211也可以考虑。我给出的建议是,在院校的选择上,考虑2点,是保学校还是保专业,如果京内学校上不了好的专业,建议到京外的一些211就读,同时这些学校的实力也非常强劲,在未来就业上同样具有很强市场影响力。最终我们按照冲、稳、保的原则圈定了16所院校,每一所院校都按照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来设置。
另外,在上大学给孩子规划是,在学习财经类专业的基础之上,可以辅修管理类专业,同时可以参加各种社团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这个女孩很独立,有领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未来可以在专业基础之上,为自己增加更多可能。
填报分析
“赵老师,孩子考了627分,市排名806”出分后,我第一时间拿到学生的成绩。其实从成绩上来看,和我的预期还有孩子父亲的预期还是有差距的。按照目前的成绩来看,今年的这个分数报考央财风险很大,录取的几率比较小,更不用考虑央财的好专业了。虽然成绩上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但是第一时间,还是帮着孩子和家长重新调整了状态,梳理目前的情况,还是需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再一次展开沙里淘金的策略。
首先还是以北京地区为主,在央财之下,结合专业,我分析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报考政法大学录取的几率比较大,但是法学录取几率小,考虑到未来的专业发展,我们决定放弃这所学校。按照专业选择和保证不浪费分数的前提下,北京地区还有一所学校,就是中国传媒大学,孩子意向专业是新闻学和广告学,但根据往年该专业的录取情况,分数比较高,能够上去该专业的把握不超过50%,所以为了避免调剂,这所学校我们还是选择了放弃。按照目前的这种情况,又需要考虑学校层次,还需要考虑专业以及所在地域,我建议把方向瞄准到外地和京内的工科类院校开设的文科精品试验班。这一类试验班虽然是一向以工科专业强势的学校开设,但是近几年发展势头很猛,在就业和市场认可度上十分之高。
所以最终我们在保证能上这个学校,并且不浪费分数,还能读到自己想学的金融学类专业,还要兼顾学校的层次,我们填报的学校如下:天津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精品文科班))、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新闻传播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
最后,孩子被天津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录取,而今年该校提档线为626分,我们以超1分的优势顺利进入天大就读。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填报。该试验班内包含:金融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建筑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英语、法学等专业,大二时,根据兴趣再选择细分专业。
经验分享
在学生专业意向特别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不仅对院校综合分析,还要对该专业的往年录取情况做综合考虑。孩子不愿意为一所院校舍弃自己的兴趣专业,所以在选择上,我把方向瞄准了外地院校以及京内的试验班。一方面,京外的院校只招一个试验班,历年提档线就是专业参考线,衡量的意义极大,填报的风险小,另外就是京内理工类单招试验班的也是我们的选择。所以在院校的筛选上,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另辟蹊径,也许就能找到新的“绿洲”
另外,对于有想法有个性的孩子,我们还需要走一步看三步,尽量在当下的选择,为孩子后三步的发展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